美酒害死多少雅士和俗人

服务器

  第一次把酒倒进自己喉咙里的具体日期和事由已无从记起,而人生第一口酒浸进我身体的刹那间的感觉仍真真切切地记得。从沾酒到滴酒不沾,酒龄跨度快打三四个抗战了。和朋友谈话,常常不经意间就说起酒。静夜思,有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酒。有次在西湖边曾自问,喝过的酒虽没有这湖水多,总该有一个小型游泳池了吧?坏也罢,好也罢,酒曾一度对自己有过多少深远的影响呀。记不清文学大家们写过多少《诗话》、《词话》之类,自己凑趣写点有关酒的文字,权当是“酒话”吧。如此而已。 有人戏称,酒是上帝赐给人类最好的神水。酒的魅力之大,是任何宗教所无法比拟的。世上虽没有什么“酒教”,但虔诚的酒徒们却遍布世上的每个角落。假设有一天各国都颁布戒酒令,并像塔利班禁止妇女暴露身体一样严格执行,没准会暴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性酒徒起义哩。大到国家宴请贵宾,小至家庭招待亲朋,以至于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喜得贵子等等喜庆之日,是断断少不了酒的。即便是恋爱遭受挫折、赶考名落孙山、家中发生变故等等,往往也是以酒排忧解愁、化悲去痛的。毫不夸张地说,这世界上是一天都不能离开酒的。 我想,当初其发明必定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我国,一提起酒,大多认为是杜康发明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成了酒的代名词。传说杜康是黄帝时期负责管粮的官员,家住一个叫空桑涧的地方。涧边有一空桑树洞,杜康有个说不上是好还是坏的习惯,常把吃剩下的饭倒在树洞里。日久天长,从树洞里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气味,并渗出一些带香味的液体来。估计是香得十分诱人,所以杜康才馋得不行,壮着胆子尝了,唉呀不得了,辛辣适口,余香满腮。这酒,从此就诞生了。这段历史有晋代江统作《酒诰》为证:“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但也有的说夏禹时一个叫仪狄的臣子是最先造酒的人。据《国策·魏策》载:“仪狄作酒醪,禹尝而美,遂疏仪狄”。禹是明君,知贪酒会误国而疏远之。还有的说杜康是在仪狄的基础上用高梁造酒的,他的贡献是对造酒技术又有所发展。后来人们干脆就把杜康、仪狄二人一同尊奉为“酒神”。 中国有句老话:茶七饭八酒十分。意思就是倒茶最多倒七成满,饭可以盛到八成满,酒要倒到十成满才是对人的尊敬。可见酒的地位在国人心目中有多么的重要了。酒如此之重要,好讲究礼仪的古人甚至还煞有其事、一本正经的整出酒之“五德”来。 哪五德呢?一个是“成礼”。古籍《周礼》中,对酒习俗多有记载。那时,饮酒是一种社会活动,颇为繁琐。讲究选择特定的场合、缘由,并共守礼节、程序、仪式,主张文明饮酒,节制至礼成则酒毕。酒席上说过的话,发过的誓是必须算数的。这点,吾辈真应该好好学习。尤其是席上酒话连篇,瞪着眼睛拍着胸脯吹牛打保证,酒后便翻脸不认账的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第二个是“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表明扁鹊已经使用药酒治病救人。中医一直认为,酒可通脉、活血、消毒、驱寒,长饮药酒更可益寿延年。至今,药酒依然是中医养生祛病的有效法宝之一。本人也曾有一天饮四小瓶劲酒的历史;三曰“谋事”。酒历来是公关之利器,席上之主角。推杯换盏,酒酣耳热之际,有“难”可化险为夷,如汉高祖脱困鸿门宴;有“疑”可茅塞顿开,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这么说吧,有酒为介,诸多公事、私事、难事那都不叫事,都是可迎刃而解的。中国各大豪华酒店门前车水马龙,有哪个不是为“谋事”而来? 四曰“增收”。为了增收,古人曾行酒禁。禁酒的目的主要为了防止浪费粮食以及战时的特殊需要,并不是长期的国策。如曹操、朱元璋为保军粮供应,都出台过禁酒令。而和平时期国家专营的榷酒,允许商家经营、政府高额收税的税酒之主要目的,则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第五个呢,就是“怡情”了。本人一直以为,这才是酒最大的好处。饮酒可怡情助兴。文人墨客酒娱情怀,赳赳武夫酒奋精神,我非常有兴趣重点说说这个。 饮酒怡情,乃人生雅事。菜不在粗精,酒不在优劣,或七、八死党,三、五密友,喝的就是一种氛围,一种知已才有的开怀乐趣。同现代人比,古人善于饮酒,也饮得有趣,因而才有酒文化的繁荣。不夸张地说,酒渗透到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酒须人多才有热闹,热闹方达高潮。遂民间有“一人不喝酒,两人不赌钱”的说法。 君不见,李太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举酒酹江月,霍去病潇洒酿酒泉,曹孟德横槊赋短歌。更有那平民百姓,家有喜事者,割肉沽酒欢宴四邻。纵是一介农夫,于劳顿之余,佐一碟小菜,一杯浊酒,亦足以解困忘忧。的确, 一人饮,寡味得很。唯李白饮酒善于造境:“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等意趣,断非常人所能及。还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目中竟无皇帝老儿,何等憨姿醉态,何等卓尔气度!为了消解愁绪,甚至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更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从李白的诗看,古往今来,饮酒最是豪爽得让人佩服的就是他了,实际上是否在吹牛,不得而知。 诗圣杜甫亦是深得饮中三味的人,哪怕家藏有限,也必与人分享:“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其乐陶陶。白居易也是酒中明白人,“囊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有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架势,与其素日为人不相符也。可能是苏东坡家境较富裕的缘故,他饮酒则讲究意境和质量。他曾兴致极佳地亲自动手配制桂酒和橘酒,在杭州时常携酒泛舟于西湖上,将酒用大荷叶盛了,把荷叶柄穿通,弯过来吸饮,他说这样可使酒染上荷叶的清香。换了李白是不耐烦如此饮的,好在他俩永远没机会对饮。 古人咏酒好作诗,其所反映的题材也便林林总总,情怀也便万万千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透着依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写尽清幽。“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极尽悲壮。“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流露落寞。“一杯相属成知已,何必相逢是故人”,道尽喜悦。以及“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莫笑农家腊酒浑”、“吴刚捧出桂花酒”,一句诗,一幅畅饮图,写尽多少诗酒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一个典故,一段美妙故事。最是推崇近代女杰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这次第,怎一个酒字了得?! 文人饮酒,饮一个雅字。俗子莽汉武夫呢,则喝的是个痛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何等洒脱,何等气概!武二郎景阳冈打虎,有几十碗烈酒垫底,人胆变成了虎胆。猛张飞上阵前猛灌一通高梁烧,丈八蛇矛戳挑扎刺舞得如风车般团团转,无数敌酋就在这冲天酒气中魂归黄泉。英雄盟誓,好汉结交,山贼入伙,兄弟结拜,哪样不是喝个酣畅淋漓,回肠荡气,天昏地暗! 即使因酒而死,古人也带着无限的悲壮和浪漫。李白至死都没离开过酒, 传说,他因散财成性,晚年贫病交加,久医不愈,自知生命将尽,就在六十二岁时一月明之夜携酒泛舟于采石矶,大醉之后捉月沉江溺亡。此种富有诗意的死法,也只有系“诗仙、酒仙”于一身的李白才配。 今人死于酒害的名人,更是不胜枚举。1985年,古龙因饮酒过多,导致肝硬化大出血逝世于台北,享年48岁。据说出殡之时,生前好友王羽、倪匡、林清玄等人在他的棺材中放了49瓶XO酒陪葬。好友乔吉还写了一副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还有一位死于酒的重量级人物不得不提,就是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抱石大师向周恩来总理索酒作画的趣事至今仍被书画界人士传为美谈。大师作画时身边必放一壶酒。他常常一手执笔,一手执壶,不时饮上几口,酒像一团火从喉管滑入胃中熊熊燃烧,于是就燃起一腔豪情。笔在手中,壮气盈胸,肆意挥洒勾勒,抒发满怀激情。笔下涌现幅幅波澜壮阔的佳作,处处流露酒的神韵,其画势如万马奔腾,波涛汹涌,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1958至1959年间,傅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毛泽东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供应十分紧张,傅买不到酒喝,灵感枯竭,画兴索然。无奈间他斗胆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倾诉无酒之苦,请求总理帮想办法。周总理理解他的苦衷,立即派人送来一些好酒。傅抱石迫切地打开酒瓶猛喝上几口,有如久旱逢甘霖,美酒润笔,真情动心,激情勃发,灵感顿生,很快就与关山月创作出大气磅礴的巨作,不但深受中外贵宾的好评,毛主席看了也大加赞许,认为较好地体现了自己诗句的意境。酒是傅抱石作画灵感的源泉。他的画艺得之于酒,几乎非酒不画,同时他也深知酒之危害。他说:“昔陈老莲、高凤翰、许友介诸大师,均毁于酒;而我过去最敬佩的日本近代画家幸梅岭,桥本关雪也毁于酒。”他曾N次试着戒酒,但终未成功。美酒激发了傅抱石的创作灵感,也严重损害着他的健康。与很多以酒为魂的文人墨客一样,1965年在他61岁时最终被酒夺去了生命。60出头正是艺术盛年,如果不是嗜酒过早地离世,他应该可以留下更多的珍品,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自己身边死于酒的就更多了。有战友酒后施工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把脑袋摔进胸腔里的,有同学酒后下河摸鱼淹死的,有朋友酒后开车出车祸死的,还有一个哥们儿最浪漫,是酒后和情人树上做爱摔死的,等等。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的父亲,瘾君子一枚,当年家穷,但不影响喝酒。到了小卖店里,也不说话,递上几枚被攥得湿漉漉的角币,人家就给打上四两散装烧酒,笑吟吟地接过,手一秒没停,顺势往上一抬,便倒进嘴里,再伸长舌头,接那杯中残酒,一滴又一滴,至滴酒不剩了,将杯往柜台上响亮地一墩,用袖头抹抹嘴,笑咪咪地转向门口,走人。有点像孔乙已,却更厉害,连个茴香豆都没就着,不到五十岁,得肝硬化,死了。有个叫巴图的蒙古族朋友书法一绝,书写时就更绝。一个写有“笔下人间烟火,纸上四海风云”的细瓷杯子里盛着半下竹叶青酒,一手托杯,时不时地抿上一口,一手提拎着毛笔,耷拉着眼皮有一下没一下地瞄着宣纸,突然,目露贼光一道,杯子一闪,酒便浅了,这边早就龙飞凤舞地一笔接一笔刷刷写个不休,待书写完毕,再看,杯子里酒已一滴不存矣。小酒喝到这个份儿上,喝到这个层次,让人叹为观止,尽管多少有些表演的成份。此兄病死原因也和酒有直接关系,时年才四十出头,上有老,下有小啊。 尽管多饮有害健康,但酒的魔力让酒林中人无法抵挡。有一首诗,据说是2022高考满分作文。题目是液体之火:让你/若梦若醒/飘飘欲仙/让天地颠倒/让世界旋转/把人类历史/浇灌的跌宕起伏/将琴棋书画/熏染的色彩斑斓/醉了刘伶/狂了诗仙/张扬了曹孟德/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瘦了海棠李易安/景阳冈上/助武松三拳毙虎/浔阳楼头/纵宋江题诗造反/你啊你/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汉/歌舞与你相佐/美色与你为伴/催诗情万丈/壮文人斗胆/有人借你发疯/有人借你夺权/有时你只是一个道具/烘托一下谈判桌上的氛围/有时你更像一种暗器/把贪杯的对手麻翻/你呀你/既入朱门豪宅/又进村舍陋院/既流溢皇室的金樽/又盛满农家的粗碗/愁也要你/喜也要你/跃过龙门的学子/迁徙流放的囚犯/落魄的文人骚客/得志的朝廷大员都是你的知己/你的伙伴/因为你/耽误了多少大事/因为你/弄出了多少冤案/因为你/鲜活了多少逸事趣闻/因为你/催生了多少佳作名篇/真的是/成也有你/败也有你/你这浇愁愁更愁的琼浆啊/你这千百年永远燃烧的/液体的火焰。整篇没有一个酒字,但把酒描写得出神入化! 有人说酒是培养演说家的一种饮料。这话虽有调侃成份,却也点出了饮酒人的一个特点:酒多话亦多,酒后吐真言。有人曾感叹当今世界人心不古,说人们彼此交往,脸上都戴着面具,心都裹着包装,难见庐山真面目,这着实让人可怕。屈原曾借渔父之口说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话。其实,置身红尘,我倒希望世人皆醉我亦醉,为的是大家都能坦诚相见,吐点真言,少一点欺诈,多一些坦诚。酒桌上还是敞开心扉的好,哪怕这真诚只是一时。记得有年回呼伦贝尔老家,和几位上大学时哥们姐们聚会,从中午直喝到夜半时分。开始都还挺君子,“随便呵,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席间,少不了搞些酒文化的“节目”什么的。比如,祝酒歌、劝酒词、行酒令之类,场面热烈,令人感动。开始我还时时提醒自己切不可贪杯,可喝着喝着就被气氛传染了。往往是酒桌上两人眼神一碰,二话不说,先干了。干完了才想起连“词儿”都没整个,不算,于是重来。那一次究竟喝了多少,记不清了,只记得第二天早起吐尽了胆汁,头发像枯草,顺手一扑拉,哗哗起静电。罪没少受,可至今那场酒依然温暖着我的心。 本人没戒酒前最喜欢喝啤酒,一年四季几乎当茶水喝,有一回一个月没去退瓶,急得小卖店老板亲自骑三轮车来取,数一数,竟存了三百多个,搞得人家瓶子周转不开了。三伏天,别人在街头买汽水,咱不,一瓶啤酒一口气喝下,从没超过十秒,此时卖酒人的零钱还没找完,因而常常博得一两声廉价的喝彩。年轻时,家请客,我炒菜,人先吃喝着,怕自己的酒落下让人说酒德不佳,就先主动倒上一大杯,边炒边喝着,等上得桌来时,一点都不会比客人少喝一口。那时的酒量真是好哇,我可以同时以白红啤三种酒陪客人,能把喝白酒的,喝红酒的,喝啤酒的同时陪好。当年在电视台当小记者,和一个叫范小小的摄像把当地最能喝酒的保险公司六个陪酒人统统喝倒桌子底下,那是何等的豪气。当然,酒后干的傻事、疯事、险事,甚至缺少德行之事,也没少干,酒中之人,不敢说人人如此,但多多少少都有过这方面经历和体会,就不多言了(此处省略二万字)。现在,我是任何喝酒的场合都不情愿参加,倒不是害怕“酗酒使人多咎”,主要是以前酒场上拼杀太充英雄,以至于身体终于开始报警,只好力戒之。其实大家也能猜测得到,我也是下决心戒酒N次的人。少则三五天,最长戒过三年。从05年一直戒到08年那场大地震前。当时明明戒得好好的,以为会一辈子再也不会沾酒了。地震后,自己也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总感觉自己也是幸运儿,如果当时震在廊坊,自己戒不戒酒都关系不大了。于是开喝。久戒今开戒,喝得更加凶猛异常。随便找个借口,就能自己把自己喝多喝好喝得大醉。比方小女儿无意识多看咱一眼,就觉得是瞧不起老人,是大不敬,这其实是一种病了——慢性酒精中毒,加神经质。终于,身体也抗议,出现了三高症状,于是,再戒酒。这不,又戒多半年了。这样,对身体是好了,可在有酒的场合,真是活受罪。大凡喝酒的人都知道,人在喝多酒和没喝酒时所言所行,区别是大的。一个平时怕猫的人,喝到一定份上,敢提刀去杀虎。此时喝酒人说的话,没喝酒的人最好别参与交流,有时那真像是来自两个星球的人在对话,硬是没道理可讲。有的人,只要桌上有人不喝酒,自己有量也不多喝,怕自己失言。还有的人干脆对不喝酒的人采取敌对态度,好像人家不喝,是为了专门看他喝多了闹笑话似的。在这种场合,我自己也很自卑,从心里感到对不起在座的各位,不是不想喝,而是真不能再喝了。自己的性格有些偏执,一口不喝,也就算了,要是喝上一口,就敢喝上一瓶,所以还是不能开这个口子。总不能为一时义气,而置自己小命于不顾吧。就在这样状况下,忐忑不安地戒着酒。我戒酒,我那傻媳妇是最最高兴的了,但人心不足是天性,她也会感慨地说:其实真想听你酒后说话,虽然不讲道理,甚至有时像神经病,但特坦诚特可爱。十五年前,因为自己戒酒,还意外地获得过一次“重奖”,奖品是我梦寐以求,价值680元的《金庸作品全集》。那年的10月14日中午,妻吃力地扛着一个纸箱爬上五楼,很郑重地宣布:为了纪念老李同志戒酒二百天,特奖励金大侠全集一套,希望该同志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经过无数次戒酒,目前无论出席什么场合,任谁劝说,我是滴酒不沾。与其说自己意志“无比坚强”,不如说是妻的一片爱心、苦心打动了我的心。真的,我感觉戒酒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爱惜自己的身体,我现在把这也看成是一种忠诚。 说到戒酒,前几天在书上看到最早的酒歌,可能是十六国·前秦赵整的《酒德歌》:“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是在告诫人们不可沉湎于酒的美味而忘记上古时代人们对酒感到非常新奇,以至发生过因酗酒而亡国的历史悲剧。还有一首《西江月》云,“酒可陶情适性,兼能解闷消愁。三杯五盏乐悠悠,痛饮翻能损寿。谨厚化作凶险,精明变作昏迷。禹疏仪狄岂无由,酗酒使人多咎。”讲了酒利弊的二重性。的确,饮酒不当,大可亡国,中可失家,小可丢人。古今中外,历史的记载,身边的例子,举不胜举。笔记小说《途说》中说到官场的《把势十全诀》,要求官场中人要:一笔好字,两首歪诗,三等围棋,四季衣服,五斤酒量,六张叶子,七笔呆画,八套清曲,九归算法,便是十全秘诀。后人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又将其加以变化,改成“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张马钓,九品头衔,十分和气”。 又有后来者秀芝轩主人在《酒阑灯灺谈》将此“十样要诀”演变成:一团和气要不变,二等才情要不露,三斛酒量要不醉,四季衣服要不当,五声音律要不错,六品官衔要不做,七言诗句要不荒,八面张罗要不断,九流通透要不短,十分应酬要不俗。到此还没有完。清代戏剧《桂枝香》第三出《浪酒》,又加以变化成:一表人物不粗陋,二分才情休浅露,三斤酒量莫呕吐,四季衣服怕破旧,五声音律要谙度,六品顶戴谁查究,七言诗句闻屁臭,八股文章难句读,九流杂技尽通透,十成张罗戒疏漏。此类口诀是当时对官员十个方面“才能”的衡量“标准”。其实,此做官口诀当属“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最是要紧。此三句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官也就好当了。

标签: 服务器